為學習成功經驗,查找自身不足,推進經濟管理學院專業質量提升工程建設,爭取在第三輪專業認證工作中取得好成績,4月28日,學院邀請智能制造學部郝曉曦老師作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編制的專題講座,隨后召開了全院教學工作會議,會議由教學助理吳東武博士主持。
會上,郝曉曦老師從基礎工作、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及工作特色等方面介紹了機械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制過程。她指出,五邑大學是地方院校,以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為主,因此,關鍵是要在充分調查分析基礎上,制定適合本專業發展定位的培養目標,而培養目標的實現又有賴于科學且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支撐。其次,郝老師從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等方面介紹了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寫,她指明了編寫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對應。(2)分解后的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對應。(3)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對應。最后,學院各系主任和專業負責人就培養目標的定位、表述及支撐點的計算,表述時如何體現特色,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如何對應等問題,與郝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隨后召開的教學工作會議上,學院班子及時傳達了學校對第三輪專業認證的工作要求,指出工作的嚴峻性并提出了學院具體的目標要求,要求所有專業在專家評審意見的基礎上,找準方向,攻堅克難,從現在開始啟動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的再次修訂工作,通過召開專業內教師研討會、邀請專業顧問來校指導等方式完善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并于5月20日提交學院評估。專業群負責人鄧祥明副教授作了發言,他指出全體老師要化被動為主動,全員參與,形成工作合力,作出自己的特色。(文/圖經濟管理學院)

郝曉曦老師作報告

老師們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