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土木建筑學院在偉倫建筑館三樓會議室舉行了三十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教學方法交流會,全院教職工參加了本次交流會,會議由劉紅軍教學副院長主持,顏少榮、周宏、王敏容、周志軍4位老師分享了教學方法。
顏少榮老師從以學生為本、提倡素質教育、因材施教、快樂學習、人人成才的教學理念出發(fā),堅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改革思想,分享了《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改革設想與實踐措施。
周宏老師介紹了建筑學專業(yè)近年來在課程模塊化基礎上建立以建筑設計系列課程為主干核心、人文課程和技術課程為兩翼的“一核兩翼”立體式知識框架,針對不同課程模塊,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和制度的探索和實踐,以培養(yǎng)“卓越建筑師”為核心理念,探索具有實效性的考核方式。
王敏容老師分別從現(xiàn)場教學、案例教學、課程設計三方面分享了《橋梁工程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法;結合從工程實際問題引出力學理論知識點,并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工程實例中,培養(yǎng)學生力學分析和應用能力,從課前測試、邊講邊練、課堂測驗三方面介紹了《工程力學》課程的教學方法。
周志軍老師結合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學改革措施、改革效果分享了《道路勘測設計》的實踐教學改革,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同步推進、穿插進行;提倡學生上講臺,教師與學生都做主角;加強課內討論,課后分組討論;成績評定重視設計過程,強調能力建設,平時成績及時向學生反饋。
代表老師發(fā)言結束后,在場老師們積極討論,針對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了各自課程的教學方法。
最后,周利院長對本次交流會進行總結。每位老師的教學改革各具特點,值得大家學習,鼓勵老師牽頭申報教學成果獎,以教學為中心,利用教學資源建設,給老師的教學改革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互動,以后要多舉行類似活動。(文/圖 土木建筑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