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讓新生更加了解廣東橋梁文化和綠色建造理念,土木建筑學院在偉倫建筑館開展了“講好中國橋梁故事,傳播橋文化”— 廣東橋梁展覽暨土木建筑學院“綠色小屋”科普展示活動。本次活動由“邑”見青心網絡文化工作室和《橋梁工程》教學團隊主辦,五邑大學土建易班和學生第二黨支部承辦。
活動伊始,新生們緊隨講解員的腳步,探索“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橋梁系列展覽和“綠色小屋”科普展示。大橋飛架,跨越山海,橋梁作為中國的“響亮名片”,講解員首先介紹了中國橋梁的發展現狀,以提升同學們對中國橋梁的認同感。隨后,在講解過程中,講解員生動舉例,通俗易懂地介紹了以“山水清遠,鳳舞北江”為設計主題的洲心大橋,以及以“橋、島、隧”為一體的港珠澳大橋等,激發了同學們對即將在2024年通車的深中通道的濃厚興趣。


書上得來終覺淺,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綠色建筑,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親身去感受一個綠色建筑是如何運作的。所以,今天“綠色小屋”迎來了它的新“客人”,通過青馬成員聲情并茂地講解展示,讓新生加深對“綠色建造”概念的理解,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共繪綠色低碳的美麗中國。據了解,“綠色小屋”是一個綠色節能建筑綜合實驗系統的載體,為綠色節能、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里面包含雨水循環收集利用單元、太陽能以及風能系統、一體化遠程協作監控系統和人工氣象站。


2023級新生吳昌盛同學表示,通過本次活動,他了解到橋梁的豐富內涵和綠色建筑的概念,感受到土木建筑的魅力。他表示,將繼續關注橋梁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加堅定成為一名土木工程師的決心,踐行綠色施工理念,為土木建筑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本次科普展示活動受到師生們的一致好評,不僅讓同學們了解到土建類的科普知識,還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更是讓同學們埋下了堅守初心、求索踐行的種子,根植綠色發展理念,讓本次的新生入學教育有聲有色。(文/圖 土木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