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藥學與食品工程學院舉辦第十期學術沙龍在馬蘭芳樓307順利舉行,學院師生逾50人參加了講座,講座由院長李紅光主持。
戴利雄研究員本次沙龍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任戴利雄研究員以“大環類金屬配合物的開發及生物醫學應用”為主題,詳細講述了通過篩選不同的苯環取代基,得到了系列肝膽代謝與臨床最優的肝膽MRI造影劑(Gd-EOB-DTPA,普美顯)效果相當的配合物分子,但是穩定性超過普美顯兩個數量級以上。此外,在大環四周對稱性的引入四個手性取代基后,獲得系列手性Gd-DOTA,相當于在配合物四周“釘”了四顆“釘子”,其穩定性進一步提高兩個數量級,是目前報道的Gd配合物中穩定性最高的分子。同時還開發了系列效率更高、靶向性更好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劑分子,通過細胞及動物體內安全性評估證明該類配合物安全無毒,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據悉,戴利雄,研究員,2020年4月加入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任崗位研究員,中國稀土學會稀土分子材料與超分子器件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鑭系金屬配合物在磁共振成像、光學分子成像及放射診療中的應用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級省級項目多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多篇。
此次學術沙龍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我院師生良好學風的發揚,倡導踏踏實實做學問,兢兢業業稿科研,推進科研水平和學風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文/圖 藥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