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生物科技與大健康學院學術沙龍系列講座第三期在馬蘭芳樓307報告廳如期舉行,本期學術沙龍由生物技術與動物模型研究團隊金南衡教授和水質在線監測與處理團隊楊濤博士主講,學院師生100余人參加了講座,本期學術沙龍由陳文華院長主持。
金南衡教授,韓國科學與技術院(KAST)院士,五邑大學廣東省醫學大動物模型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動物早期胚胎發育機制、體細胞克隆動物和轉基因動物的相關研究。他以《動物胚胎與人類類器官的最新研究進展》為主題做了精彩的報告,給大家講述了目前動物胚胎發育、動物克隆技術構建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并結合自身30多年的研究,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基因改造牛、貓、雞等動物的構建歷程。最后,金南衡院士著重介紹了最新科研發展前沿技術——類器官技術,將人類胚胎干細胞體外分化發育為類器官,模擬人類器官發育過程和功能,用于特定疾病的藥物篩選。
楊濤博士,主要從事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中的氧化理論與技術研究,在專業內國際頂級期刊Environ. Sci. Technol. 和Water Res.等上發表論文多篇。他以《光激發高價態鐵/錳對水中有機微污染物的控制機制研究》為題,首先介紹了新型LED協同高鐵酸鉀對水中有機微污染物的控制機制和調控研究,主要包括效能探究、機制研究及實際工藝調控。隨后,為了實現更為經濟、綠色的高級氧化方式,結合日常的研究,介紹太陽光活化高錳酸鉀高效去除水中有機微污染物,并深入分析太陽光活化高錳酸鉀的效能及主要涉及的活性物質。
生物科技與大健康學院學術沙龍系列講座已如期舉行了三期,每期兩位主講老師主題講解后都與師生們進行交流互動,師生們紛紛表示,講座內容充實、生動,理論聯系實際,對今后的研究有很大幫助。(文/圖 生物科技與大健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