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校《關于開展2022年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的補充通知》的相關要求,結合《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師〔2020〕10號)、《五邑大學教師隊伍建設及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為了幫助學院新入職教師快速轉變角色,更好開展工作,9月1日,由學院陳文華院長和馬愛軍副院長分別對新入職教職工進行專題培訓,學院近兩年入職的老師近二十人參加了培訓。
陳文華院長對學院的發展歷程及總體情況進行了介紹,重點介紹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30余名,專任教師中博士比例超過95%,超過50%的人員擁有海外留學經歷,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省高校珠江學者崗位計劃青年學者等各類高層次人才,是一支年齡和職稱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科研能力強和教學、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學院通過各種措施鼓勵和支持各位老師在學院這個舞臺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希望老師們樹立積極心態,懷著一直挑戰的態度,融入到新的環境,新的工作,新的事物,努力學習,積極工作。
馬愛軍副院長詳細介紹了學院學科建設和科研情況,學院建有多個高水平科研平臺、工程技術中心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學院擁有藥學、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設有藥學、功能分子及催化、材料化學工程、環境治理及資源化等4個學科方向,天然產物合成及方法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天然藥物開發及利用、生物技術與動物模型研究、生物材料與藥劑學、藥理學、功能有機分子創制與應用、先進功能材料、清潔生產、水質在線監測與處理、食品營養與健康、農產品加工與品質調控、海洋生物醫藥等13個學科團隊,不斷突出學科特色,建強科研團隊,大力提升科研水平。另外,馬愛軍副院長提醒各位老師在日常開展科研項目、學術交流的同時,要注意網絡信息、政治用語等意識形態安全,不斷增強自身科研能力和水平。(文/圖 生物科技與大健康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