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白費的努力,也沒有碰巧的成功,一切無心插柳,其實都是水到渠成。 ——劉新蓮
個人簡介
劉新蓮,五邑大學生物科技與大健康2023屆碩士畢業生,藥學專業,導師為彭金寶教授。曾獲得五邑大學一等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等獎項,被評為“優秀研究生標兵”。碩士期間的研究方向為過渡金屬催化的官能團化反應及不對稱催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emical Science 等國際知名化學期刊發表研究論文3篇,申請專利2項。曾在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藥學分論壇等學術會議進行口頭匯報及墻報分享,目前已成功被武漢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
學習寄語
寫下這些文字已是三月,畢業在即,又一批拿著offer、懷揣夢想的“研究人員”即將踏上學術生涯。不管你是研一,還是研二,想要拿到學位都不是易事,如果你下定決心走上科研道路,這3條建議或許可以給你些許參考。
首先,要訓練科學、準確和高效的實驗技能。實驗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漫不經心,“科研工作總是需要反復積累、試驗、評估,前前后后反復改進、記錄、磨合的。”只有嚴謹的態度,才能做出優異的成果。
其次,要多思考。不同于專業學習,習題或考試的題干已經給出很多的提示,解答的搜索范圍大致在題目中,往往幾個小時可以得到結果。科研更多是開放性的問題,所以搜索的強度高很多,有時候解決問題的工具(或引理)都沒有發展出來,要先準備工具,容易的問題或許幾個月能回答,困難的問題有時需要幾代科學家的努力。我怎樣去解決科研中所面對的問題?這樣的解決辦法是否是正確的?多動腦,多思考,這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科研的常態就是挫敗感,不懂得這一點,失敗就會成為衍生浮躁情緒的催化劑。失敗本身令人遺憾,但更可怕的是我們錯誤的面對方式。當你花了大量功夫仍無法找到正確答案時,不要輕易放棄,沿著正確的方向,堅持就是勝利。
真摯感謝
非常感謝彭金寶老師在學習上和生活中給我的幫助。每當我在科研上遇到困難時,彭老師總能耐心地幫助我分析原因并找出解決方法。他嚴謹的學術精神、淵博的學識以及對工作一絲不茍的態度深深感染著我。作為我在科研道路上奮力追夢的目標,彭老師一直激勵著我且行且思,孜孜以求。
同時感謝五邑大學藥學與食品工程學院提供的科研平臺,感謝課題組所有的小伙伴們,很榮幸能夠在五邑大學遇到優秀的你們。
最后想對師弟師妹們說:
多看文獻。通過文獻了解該領域目前的研究方向、研究熱點以及存在的問題,由此收獲好的研究思路和論文寫作的策略。
自我激勵。科研中難免會有挫折,很多人在挫折面前都會恐懼、畏縮。面對挫折,你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勞逸結合。科研中需要集中精神,容易產生疲勞、煩躁等情緒,影響工作學習的實效。學會勞逸結合,工作之外配合運動以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別做科研小老頭,該跑步跑步,該約球約球